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580|回复: 1

[转帖]别忽略线缆到场检验

[复制链接]
HT-BEYOND 发表于 2006-10-12 12:37: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为网络建设的基础设施,布线系统的功能是非常重要的。铜质双绞线以价格适中、安装简单和调整灵活的特点广泛应用于数据和语音系统,成为综合布线系统中最主要的部分,因此对这部分性能的检测也就变得至关重要。对此,国内外都制定了严格的标准进行质量和性能上的把关。 <br>
  <br>
  通过对大量的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后可以发现,测试结果合格与否主要与以下三方面有关:布线产品质量、施工工艺和环境电磁干扰。通过选择信誉良好的国际知名品牌得到高品质产品的保障;聘请技术专业、经验丰富的布线商求得优良的施工质量;选择最合理的设计方案避免外界的干扰,我们似乎已经很好地解决了这三方面的问题。但其间有一个重要的环节被忽略了,那就是线缆的到场检验。缺少了这一环节,一个本应合格布线工程却变得问题重重。以下将通过实例说明。 <br>
  <br>
  几个月前,我们为某市规划设计院新办公大楼的超五类布线系统进行认证测试。该办公大楼共12层,总共有2000多个信息点,整个局域网采用以太网技术,数据线路遵循光纤主干,超五类双绞线以太网接入到桌面的原则。开始几天,测试结果表现良好,虽有偶尔断路、线序错误等物理接线问题,但经过故障定位和现场修复,也通过了国际标准的严格测试。但在测试办公大楼第4层第一个房间的布线时出现了问题,测试仪报告,在线缆的中间位置出现回波损耗测试不合格的情况。在双绞线链路中,回波损耗出现问题会严重影响数据传输,尤其是全双工传输性能。 <br>
  <br>
  在我们所做的测试项目中,这种故障出现的概率还是较高的,特别是在超五类和六类布线系统测试中更为突出。其原因主要是由线缆和连接器特性阻抗不匹配造成的,因此故障出现的位置多集中在测试跳线与信息面板或配线架模块的连接点上,但出现在被测线缆中间位置的情况还是头一次见到。在无法现场确定故障产生原因的情况下,为了不影响测试进度,我们先将测试数据进行保存,同时将故障现象和位置做了详细记录。 <br>
  <br>
  但接下来对4层所有房间布线的测试,以及对1层-3层房间信息点的抽测,结果却出乎意料:在总共将近250个点的测试结果中,回波损耗项目几乎都不合格,即使有个别合格,其数值也处于临界状态,最好情况只高于标准值0.5dB,而且所有故障发生的位置都与测试4层第一个点的情况类似。因为故障不在测试跳线与模块的连接点处,由此可以基本排除线缆和连接器特性阻抗不匹配造成回波损耗的可能。那么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是不是测试仪器出现故障造成误判断呢?为了检验测试仪器是否工作正常,我们将福禄克的DSP-4000数字电缆测试仪的主机和远端通过校准模块连接起来,利用仪器具有的“Self Test”功能进行主机和远端的自检测试,结果显示,测试仪一切正常。为了进一步验证测试仪的好坏,我们选取了5层几个已经测试合格的信息点再次进行测试,结果仍为合格,这足以证明,测试仪是工作正常的。 <br>
  <br>
  既然测试仪没有问题,测试结果是准确的,那么问题会不会出在施工上,在电缆走线安装的过程中引起电缆某部分的特性阻抗发生变化造成故障呢?我们与施工方进行简单交流后,认为他们在技术上比较专业,也曾经完成过较大的布线工程,有着丰富的施工经验,不会犯低级的错误。在查看了施工图纸后发现,2层至12层的房间布局完全一样,因此线缆铺设的路径是相同的,在设计上没有任何问题。为慎重起见,我们又实际查看了4层和5层吊顶内的线缆走线情况,路径完全一样,且在施工工艺上,没有足以引起上述故障的缺陷,施工造成故障的可能性也因此被排除了。 <br>
  <br>
  现在,问题的焦点集中到线缆的质量上。我们提出的假设立刻遭到用户的置疑。因为线缆是国外的名牌产品,质量在国内有着很好的口碑,供货商是正规的渠道销售并与用户是朋友关系,况且即使线缆有质量问题,为什么铺设在5~12层楼没事,只在1~4层楼出问题?为了寻求答案,我们说服用户提供了该工程中所使用的剩余的半箱线进行检查。从线的外观上我们发现一些问题:首先,它与我们所接触过的该品牌超五类线缆的表皮颜色不同;其次,该线缆比我们所接触的同型号线缆直径要粗些,且表皮没有紧密包裹住内部的线对,容易造成四个线对之间相对位置的变化,影响传输性能;第三,线缆表皮上喷印的字符不甚规整。随后,我们从这半箱线中剪下近30米长的一段,两边端接好连接模块并连接到DSP-4000测试仪进行测试,结果显示,在距离主机13.8米和23.9米两处出现回波损耗不合格的故障点,与4层出现的故障现象完全一样。通过对测试结果进行HDTDX(高精度时域反射)分析发现,整条线缆的特性阻抗很不均匀,造成很多小的反射信号,特别是在13.8米处的信号反射值高达原始信号强度的6%。 <br>
  <br>
  有了这些数据作为依据,我们判断线缆存在质量问题的可能性更大了。为了彻底查出故障原因,我们根据测试仪给出的故障位置提示,在13.8米左右将线缆的表皮拨开,检查线对情况,结果出乎在场所有人的意料:这里竟然出现了焊接点,也就是说这一箱线并不是一根完整的305米长的电缆,而是将一段一段的短线焊接而成的假冒产品。由于焊点的存在,致使整条线缆的直径比真品稍粗一些,且无法紧密包裹住四对线缆。我们又分别在1~4层各拆除一条安装好的电缆做解剖分析,结果均发现了焊接点现象。至此,故障原因彻底查明。 <br>
  <br>
  至于为什么劣质线缆只出现在1~4层,5~12层却没有问题?答案其实很简单。据用户回忆,原来线缆进货是分成两次的。第一次进货时,用户从中抽出一箱线缆剪下一段送到专业检测公司进行了检验,结果证明为合格产品。第二次进货时因嫌麻烦就没再抽检,致使劣质产品有机可乘,给用户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失。据我们了解,类似上述对进货把关不严的情况还很多。这一方面说明国内用户还缺少进货时检验的意识,贪图便宜,以至为不法商贩所坑害。另一方面也说明我们缺少高效、便捷的能在现场进行产品检验的测试仪器和方法。针对前一方面的问题,除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外,也有如下几点需要注意: <br>
  <br>
  选择正规的进货渠道,必要时可咨询原厂商印证供货商的真伪; <br>
  <br>
  进货时要求供货商提供原厂商针对该型号产品的测试数据,并经得起与国际标准要求的参数和指标进行一一对比; <br>
  <br>
  要求供货商提供原厂商针对该型号产品的国内外第三方实验室或官方机构的测试证明; <br>
  <br>
  分批进货时,注意产品的型号和批号是否相同; <br>
  <br>
  对进货产品,要按照一定比例进行现场抽检。 <br>
  <br>
  而解决第二个方面的问题,就需要加强工程监理中的进场检验。进场检验是工程监理的一个重要工作环节。以前由于没有有效的手段,监理人员只能采用目测的检验方法,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现在则可以使用线轴电缆测试的解决方案,对到场的整箱线缆进行快速、无损检验。安恒网络测试中心已为多个大型工程提供了这种测试服务,测试时,只需在DSP-4000电缆测试仪上安装一个特殊的适配器,即可依据TIA的超五类和六类以及ISO/IEC的五类和六类标准中的规定,测试整箱线的关键电气指标,包括:线对之间的NEXT损耗、 综合NEXT损耗、回波损耗、传输时延、时延差等,为电缆安装之前的质量评估提供翔实的数据,帮助你把握住进场检验这一重要环节,为工程验收的顺利通过奠定基础。 <br>
<br>
xiaohuangyb 发表于 2006-10-17 13:59:54 | 显示全部楼层

re: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中广网讯(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12447号-10

GMT+8, 2024-6-17 23:51 , Processed in 0.017443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