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731|回复: 16

广电总局强行推广数字电视遭到用户抵制

[复制链接]
yanlimin 发表于 2007-3-7 15:45: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正当各地广电部门为2006年全国数字电视用户整体增长880万户额手称庆之际,一场从全国各地两会上刮起的反对数字电视强制转换的声音却不期而至。
同时,今年2月以来,南京、贵阳、南宁等地用户普遍反映,数字电视收费价格超过群众接受能力,依靠行政手段强行关闭模拟信号,以及数字电视节目质量有待改善等突出问题。
在各方压力面前,2月28日广电总局官方网站发布了广电总局进行全国有线电视数字化情况通报,特别强调在坚持推动有线电视数字化的发展方向不动摇的前提下,要坚持有线数字电视的公益属性不动摇,妥善处理好不愿参加转换的用户的难题,同时在增加收费的同时要提供增值服务。
广电总局三道通知
拥有74万户数字电视用户的南京是这场不满情绪的发起点。经济相对较弱、却率先完成数字电视整体转换的广西,以及贵州,很快加入到这场风波当中。
今年1-2月,在这些地区的人大、政协会议上,有很多代表反映,当地广电部门只顾将数字电视整体转换,而忽视了有线电视用户的接受能力,甚至剥夺了用户的选择权。
在南京甚至出现了部分用户退订数字电视的行为。有用户告诉记者,“小区统一改数字电视时我家就改了,开始选了点播,一段时间后发现几乎所有节目都收费了,于是退了点播功能,不是因为钱的问题,主要是不满原来的宣传不实,而且他们强制转换剥夺了用户的选择权。”
在发展数字电视用户超过180万户的广西,针对数字电视的投诉比较多。南宁一位数字电视用户告诉记者,“我们的频道数量和节目数量没有太大的改善,但是收费却增长了接近一倍,作为经济不算发达的省份,广西的收费应该与广东、江苏有所区别,但事实并非如此。”
在一系列的投诉后,广电总局也开始重视这些突出的矛盾。在到南京、南宁等地调研后,广电总局2月3日和5日连续下发两道通知,要求各地积极推进的同时强调要照顾到贫困低保家庭的收视利益,对不愿转换的用户,要“妥善解决”,至少保留6套以上的模拟节目。
对于提高收费的原因,广电总局在2月28日的通报中指出:一是我国有线电视的发展,国家没有直接投入资金,主要依靠国家给予的带有公益性质的低收费政策来维持日常的维护和运转;二是有线电视数字化后加大了运营成本,需要增加投入,改造网络,免费为每个用户配备机顶盒,建立客户服务体系等,靠原有的基本收视维护费是难以承担的。
对此有关专家表示,在节目数量质量没有改变的情况下,模数转换应该是“全面免费”的,如果广电无法承担转换的资金压力,那就干脆不要上马数字电视,绝对不能将成本增加转移到用户身上。
事实上,广电总局对数字电视的态度已悄然改变。
对于以往提出的年增长3000万户的目标,广电总局科技司有关人士表示,“短期内我们不会再提这样的目标,稳步发展成为我们新的方针。”
数字电视两难
事实上,此轮风波并非偶然事件,从2003年广电总局全面启动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开始,数字电视的推广就一直不顺利。
广电总局科技司有关人士表示,广播电视的公益性造成广电部门长期没有盈利目标,然而由于资金的缺乏,无论是以往的有线电视推广,还是目前的数字电视推广都遇到了很大的资金瓶颈,“我们希望这次数字电视转换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记者了解到,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的有线电视用户到2006年增长到1.3亿户以上,但是却因为各地网络的投资者不同而形成了传输网络无法统一的弊端,在数字电视时代广电总局依然无法改变这一状况。
2000年后,各地广电机构纷纷打着数字电视的旗号上市,目前国内A股已经出现像东方明珠、歌华有线等十几家“广电系”上市公司。
这些上市公司在募集资金的同时,却陷入了股东对其利润增长的要求中,数字电视被他们看作是解决利润增长问题的重要方式。
广电总局副局长张海涛表示,“与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等电信运营商相比,广电每年不到1000亿元的规模太小,这主要是因为广电的ARPU值太低,目前只有十几元,而中国移动的ARPU值接近100元,数字电视能帮助广电解决这一问题。”
在这样的情况下,全国49个试点城市在推广数字电视中,虽然都举行了所谓的价格听证,但最终数字电视的收费却从模拟时代的17元/月提到25-28元/月。然而,这一标准在经济不够发达的地区已经超过了群众的接受能力。
歌华有线市场运营总监罗小布告诉本报记者,“很多地区推广数字电视采取的强制关闭模拟信号的模式,这一模式从根本上抹杀了群众的选择权。”
据罗小布介绍,歌华数字电视推进的速度取决于未来付费节目的市场效果,如果付费节目的订购不理想或收费方案迟迟不被批准,公司出于业绩考虑很可能放慢转换速度,因为短期内想提高数字电视收费难度很大。
广电总局在2月28日的通报中也强调,在增加收费后必须提供相应的增值服务。罗小布表示,数字电视的公益性要保证绝大多数用户收看到更多的节目,这部分不应该提高收费;同时作为上市公司,又要保证利润,这主要靠面对高端用户的增值服务,高端用户可以自由选择喜欢的节目,“这方面中国移动就做得很好,在农村很多用户每月电话费只有10几元,而在城市很多用户则超过千元”。
然而,增值服务的差异性节目目前却面临着缺乏的困境,真正的数字电视频道尚未真正开通。“用看数字电视的钱来看模拟节目,老百姓当然不满意。”有广电内部人士如是评论。
li3025 发表于 2007-3-15 20:15:47 | 显示全部楼层
受伤的总是做事的!!??
harry_ni 发表于 2007-3-15 20:40:43 | 显示全部楼层
:L 罗小布原来是我们公司的副总
游神暴风 发表于 2007-3-16 13:33:43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数字电视转与不转对用来是就是月租的问题,你不要用户的钱,你看用户会不会转,道理很简单又简单不过。。。。。。
haha500 发表于 2007-3-16 14:06:06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势所趋!
crossday 发表于 2007-3-16 15:04:03 | 显示全部楼层
抵制的不够坚决,无效
wt1982 发表于 2007-3-18 15:02:23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看人家移动的模数转换(也就是模拟机换成gsm)价格不涨反降,整个转换过程应该是很平稳的,而广电一转换就要涨价,而内容还不变,你看会不会遭到人抵制,同样的情况可以参考国外的3g近况。
游神暴风 发表于 2007-3-18 21:19:59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大势所趋,我觉得有线公司应该采取点整转战术,模拟电视转换数字电视的时候免费送机顶盒,月租价格不涨,先让用户满意,经过一段时间后,等到时机成熟后再提高服务和业务,最后再提高价格。
bull 发表于 2007-3-24 11:59:10 | 显示全部楼层
得量力而行啊   谁为数字买单   数字电视给用户带来了什么----------不一定是高清   有可能是马赛克代替了雪花   为了数字把原本的模拟的信号应有的质量都不顾了,推委说等到数字就好了  就这样即使数字化了也好不了:@
zhang-l-zhong 发表于 2007-3-24 22:32:58 | 显示全部楼层
数字电视整转承担了两个成本,一个是网络改造,一个是机顶盒。
其实网络改造本来就应在模拟电视费用中承担,只是模拟电视费多年原地踏步,而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人员工资不断上涨,模拟电视网络盈利不断下降,无法承担网络改造费用。
所以推动数字电视发展的根本是理顺价格体系,
首先,按照物价上涨幅度相应提高模拟电视收视维护费,
其次定出机顶盒价格,按照市场原则销售,不断进行促销,
再次,适当时机推出整转,减小整转调价幅度,并用增值业务收费补贴基本收视费。
hubingyb 发表于 2007-3-26 15:16:28 | 显示全部楼层
:D 大势所趋!!!!!!!!!!!!
yqzip 发表于 2007-3-26 22: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为什么不用整转的钱先进行双向改造,直接搞互动电视,发展高端用户?真是搞不明白?
lijl28334 发表于 2007-3-27 08:52:15 | 显示全部楼层
:L 。。。。。。。
chinajiaozi 发表于 2007-3-27 10:23:08 | 显示全部楼层
:lol :lol :lol
chinajiaozi 发表于 2007-3-27 10:23:20 | 显示全部楼层
:lol :lol :lol
ASDFFDSAAA 发表于 2007-6-11 13:34: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能再让广电挣更多的黑心钱了

现在,一个机顶盒只能供一个电视机观看,
家中多余的电视机看数字电视,还要买机顶盒和付月租费.

现在,市场上可以提供"多台电视机共用一个机顶盒"的设备,
可用于机顶盒、卫星电视、家庭影院……

最重要的是,广电挣不到更多的黑心钱了

需要资料,请联系:lyx55555@tom.com   13585334403
冼寒涛 发表于 2007-6-11 15:03:22 | 显示全部楼层

理解万岁

我们首先把工作做好了,下部就是老百姓多多理解了:handshake :handshake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中广网讯(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12447号-10

GMT+8, 2024-6-19 02:10 , Processed in 0.019799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