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707|回复: 8

双向有线电视光纤同轴电缆网基础与设计(老资料)

[复制链接]
HT-BEYOND 发表于 2007-8-28 09:50: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双向有线电视光纤同轴电缆网基础与设计


    2005年10月11日,中共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在《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 “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三网融合’,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 2006年3月14日,十届四次人大批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第十五章积极推进信息化,第三节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全文如下: “积极推进“三网融合”。建设和完善宽带通信网,加快发展宽带用户接入网,稳步推进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建设。建设集有线、地面、卫星传输于一体的数字电视网络。构建下一代互联网,加快商业化应用。制定和完善网络标准,促进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 中央的建议和人大的纲要确立了发展数字电视和三网融合的方向。 2006年1月,全国科技大会贯彻《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建设创新性国家的总体目标是: “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 科技纲要提出了国家对各项科技发展的指导方针。
1、必须符合国标、行标 及各省、市、自治区的相关法规
关于有线电视系统的部分国标、行标 GB/T6510-1996《电视和声音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 P-GB50200-1994《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Y/T106-1999《有线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 GY5063-1998《市、县级有线广播电视网设计规范》 GY/T180-2001《HFC网络上行传输物理通道技术规范》 GY5075-2005《城市有线广播电视网络设计规范》

2.有线电视在现有各种宽带网络中的位置 除有线电视双向光纤电缆混合网CATV TWO WAY HFC以外,目前,具备规模的各种宽带网络还有: 电信网,PSTN→ISDN→ADSL→VDSL; 以太网,ETHERNET→FE→GE→TE; 电力线通信网PLC。 此外,还有无线局域网WLAN。 存在即合理,各种网络均有各自的生存空间。事实上,各种网络各有优缺点,但是,都在进行着数据、声音、图像三网融合的工作,都在努力地争取着数字电视业务。 各种网络之间,又竞争、又联合,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局面。 有线电视双向HFC是最佳大容量透明传输网、是最佳广播网、是唯一兼容模拟和数字信号的网络、是目前唯一可传输高清晰度电视HDTV的现实网络。其缺点是,非数字基带信号传输,必须使用大量调制解调器;信号幅度小,容易被干扰。 未来宽带网络的发展趋势是: 最终,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智能光纤网,光纤到户,将代替目前所有的有线宽带网络,在此之前重点是发展NGN。
NGN与IPTV 下一代网络NGN,是一个分阶段演进的过程。基于分组交换技术和IP互联协议,网络具有分布性、开放性、标准性、可管理性,功能的实现与各种保证QOS服务质量的宽带传送技术相对独立,提供语音、数据、图像各种服务,用户可以自由地接入不同业务提供商。 NGN包括: 下一代互联网NGI ,以IPv6及网络技术为中心,改进TCP/UDP等协议; 下一代电信网NGT ,以软交换技术为核心,向IP多媒体子系统无缝演进; 下一代移动网NGM ,以3G及3G演进为中心,全IP网络结构; 下一代有线网NGC , DVB-IP及IP软交换,交换式数字广播SDB。 综上所述,IP无所不在,IP必由之路,IP众网所归。 IPTV是NGN的典型业务。 互联网协议电视IPTV, 以IP协议为基础,集互联网、多媒体、通信、广电、NGN等技术于一体,提供语音、数据、图像三重播放Triple Play 、三网融合的业务,可利用各种互联互通的宽带网络设施,终端可以是电视机、计算机、手机等。
交换式数字广播SDB 数字电视总前端的全部广播、窄播信号,不进行多节目传输流MPTS的组合,不进行QAM调制,以数字基带单节目传输流SPTS群的方式输出; 总前端至分前端,采用至少10千兆位的电信级城域以太网10GE MAN,大容量地向各分前端传输; 各分前端只选择总前端送来SPTS群中的广播信号和与本分前端有关的窄播信号,组成若干MPTS,一一对应于边缘IP-QAM调制器群,向HFC网络传输。为尽量缓解MAN的压力,靠缓冲服务器解决重复点播的问题。
FTTH→PON→EPON 彻底取消铜线,光纤到户FTTH,是有线通信方式的最终解决方案。美、欧、日、韩2004年均已启动,计划约2010年完成。 FTTH的最佳选择,不是点对点的无源光网络,也不是点对多点的有源光网络,而是点对多点的无源光网络PON。 PON的最佳选择,不是ATM信元格式的千兆以太网无源光网络GEPON,而是IP格式的以太网无源光网络EPON。 一户一根光纤,采用稀疏波分复用CWDM技术:下行广播信号使用1550nm,下行交互信号使用1490nm,上行交互信号使用1310nm。 武汉市政府已经规定,新建小区必须采用光纤到户方案,费用打入建设成本。

3. 频分复用FDM频谱配置

3.1频谱配置及调制方式 国内的四种上下行频率分割方式: 30/47 MHz;(原美标、原行标) 42/54 MHz;(现美标) 55/70 MHz;(原欧标) 65/87 MHz。

(现欧标、现行标) 选择上下行频率分割方式的原则: 首选现行标65/87MHz,原因是,符合行标、有效上行通带最宽; 与当地有线电视网络采用的分割方式相同,以便对接。


3.3数字信号容量 目前,下行全数字信号的最大容量: 每台下行光发射机, 64-QAM时,96×38=3.6Gbps; 256-QAM时,96×50=4.8Gbps。 64-QAM时,每户最高38Mbps; 256-QAM时,每户最高50Mbps。 目前,上行全数字信号的最大容量: 每台上行光发射机, 64-QAM时,9×30=270Mbps。 每户最高30Mbps。 数字设备配置与全部交互式业务用户的比例,以最高服务速率并发率估算: 图像、乐音1:4(1:10~1:2);数据、通话1:10。

4. 分贝表示法及其计算 有线电视系统中,数据的表述、计算,大量使用分贝。好处是:大数变小数、乘除变加减。

4.1基本公式 功率10lg(px/py) (4-1) 电压20lg(ux/uy) (4-2)

4.2八种分贝表示法 四种相对电平: 增益+dB,10lg(px/py)或20lg(ux/uy),真数部分比值>1 衰减-dB,10lg(px/py)或20lg(ux/uy),真数部分比值<1 指标+dBc,10lg(px/py)或20lg(ux/uy),真数部分比值>1 指标-dBc,10lg(px/py)或20lg(ux/uy),真数部分比值<1 四种相对电平,除非特殊需要,在一般文语中均用dB,有使用场合及前言后语的限定,不会发生误解;
四种绝对电平: 功率dBm,10lg(px/10-3); 逆运算px=10(xdBm/10)×10-3 电压dBmv,20lg(ux/10-3); 逆运算ux=10(xdBmv/20)×10-3 电压dBμv,20lg(ux/10-6); 逆运算ux=10(xdBμv/20)×10-6 场强dBμv/m,20lg(ux/10-6)/m

4.3三种绝对电平的相互换算 0dBm变为dBmv,20lg[(10-3×75)1/2/10-3]=48.75dBmv 0dBm变为dBμv,20lg[(10-3×75)1/2/10-6]=108.75dBμv dBmv变为dBμv,dBmv+20lg(103)=dBmv+60dB dBμv变为dBmv,dBμv-20lg(103)=dBμv-60dB 绝对电平转换加值表 4-1

4.4六种分贝计算方法 乘除变加减: 10lg(xy)=10lgx+10lgy或 20lg(xy)=20lgx+20lgy (4-3) 10lg(x/y)=10lgx-10lgy或 20lg(x/y)=20lgx-20lgy (4-4) 增益、衰减的加减: 直接加减,单位是dB。 增益、衰减与绝对电平的加减: 直接加减,单位服从绝对电平。

4.5叠加及分离系数C 叠加及分离系数C表 4-2
纯电缆网,一种指标,一种系数,由前向后,顺序计算; 光纤电缆混合网,一种指标,几种系数,只能先在每段相同系数的范围内计算;然后,再依次在不同系数的段间计算。

5.噪声和失真

5.1噪声 光链路噪声: 光发相对强度噪声、光电转换量子(散粒)噪声。工程上用光链路损耗与C/N对照表查得; 光纤噪声,每dB光纤损耗造成C/N下降0.1dB。 宽放热噪声: Un0=20lg(un0/10-6) =20lg[(pn0×R)1/2/10-6] =20lg[(KTB×R)1/2/10-6] =20lg[(1.38×10-23×(273+℃)×B×75)1/2/10-6] (5-1) Pn0=Un0-108.75dB (5-2)
热噪声电平Un0、Pn0对照表 5-1

5.2失真 失真,包括:线性失真、非线性失真。 线性失真包括:幅度失真、相位失真。 非线性失真,即:多信号工作时,非线性器件产生的新生频率成分。在有线电视系统中,谈到失真,如无特指,都是指非线性失真。 非线性失真,采用三信号fa、fb、fc,三阶以内,三角函数分析法分析。结果如下。
二阶失真三种: 直流成分,设备中的隔直流电容,令其不会叠加; 二次谐波,2fa、2fb、2fc; 二次互调,fa±fb、fa±fc、fb±fc。
二次谐波、二次互调,统称复合二次互调CSO,CSO是一个电平值。载波电平C与复合二次互调电平CSO的差值,就是载波复合二次互调比C/CSO。 C―CSO是+dB,CSO―C是-dB。两种表示方法,绝对值相同,正负号不同。 载波电平C每升高1dB,复合二次互调电平CSO就升高2dB,两者的差值即载波复合二次互调比C/CSO就减少1dB。

三阶失真五种: 基波成分,与原信号同频同相,忽略不计; 三次谐波,3fa、3fb、3fc; 三次互调,2fa±fb、2fa±fc、2fb±fa、 2fb±fc、2fc±fa、2fc±fb; 三次差拍,fa±fb±fc; 交扰调制,每频道(N-1)个。
三次谐波、三次互调、三次差拍,统称复合三次差拍CTB,CTB是一个电平值。载波电平C与复合三次差拍电平CTB的差值,就是载波复合三次差拍比C/CTB。 C―CTB是+dB,CTB―C是-dB。两种表示方法,绝对值相同,正负号不同。 载波电平C每升高1dB,复合三次差拍电平CTB就升高3dB,两者的差值即载波复合三次差拍比C/CTB就减少2dB。 载波电平C与交扰调制电平CM的差值,就是载波交扰调制比C/CM。 载波电平C每升高1dB,交扰调制电平CM就升高3dB,两者的差值即载波交扰调制比C/CM就减少2dB。 一般,在一个系统中,两种三次失真,只核算最差的一种: 当频道数N少于30时,只核算按算术规律增加的C/CM; 当频道数N多于30时,只核算按指数规律增加的C/CTB。 现在,几乎所有的系统,频道数N均多于30,今后还会更多。所以,三次失真只需核算C/CTB即可。

5.3双向HFC光电传输上下行通路的噪声和失真 噪声和失真是光电传输的一对基本矛盾,两者同等重要,不能顾此失彼。 正确的处理原则只能是: 噪声失真平衡。
噪声失真平衡要求: 模数共传时,各项系统指标数值不同,噪声和最差的一种失真,电平余量相等; 全数字信号,噪声失真都视同为噪声,噪声和最差的一种失真,指标数值相等。 模数共传时,系统对噪声和失真要求不同,C/N要求较低,是43dB;而对C/CTB、C/CSO要求较高,是54dB。全数字信号,系统对噪声和失真要求相同,是统一的PNR要求,相比之下,原来的C/N低了,C/CTB、C/CSO高了;必须通过提高光发入、宽放出的工作电平,提高C/N,降低C/CTB、C/CSO,达到PNR最高且一致。即,与模数共传时相比,全数字信号所需的信号总功率必然提高了。 系统的数字信号误码率≤10-6 。
两种信号下的噪声、失真: 模数共传时,各模拟电视频道的载波功率,都集中在图像载频上,因此,有载噪比C/N、载波复合二次互调比C/CSO、载波复合三次差拍比C/CTB之分,而且,均可分别测量; 全数字信号,由于各数字频道内的载波功率都是平均分布的,C/CSO、C/CTB也成了载波互调噪声CIN,噪声、失真难以区分,C/N、C/CTB、C/CSO无法分别测量,只能用统一的功率噪声比PNR代替。 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全数字信号只有PNR,是就表现和测量两个角度而言的,噪声、失真产生的机理,不会随着模拟改数字而发生改变。因此,全数字信号,虽然,噪声、失真指标只有PNR,但是,具体的噪声、失真,仍然是分别计算C/N、C/CTB、C/CSO。

模数共传时数字信号的传输环境: 模拟信号系统指标C/N≥43dB、C/CTB≥54dB; 数字信号需要的C/N, 64-QAM时≥27dB、256-QAM时≥31dB。 数字频道功率比模拟频道低,64-QAM时低10dB,256-QAM时低6dB。两种数字频道电平的差值,正好是两种数字频道C/N的差值。 64-QAM时: C/N≥43-10-10lg(8/5.75)≥43-11.4≥31.6dB; C/CTB≥54-10-10lg(8/0.3)≥54-24.3≥29.7dB。 256-QAM时: C/N≥43-6-10lg(8/5.75)≥43-7.4≥35.6dB; C/CTB≥54-6-10lg(8/0.3)≥54-20.3≥33.7dB。 结论:合格的模拟信号系统传输数字信号毫无问题。 但是,有些模拟信号系统并不合格,为了保证数字信号的正常传输,模拟信号系统中,加入数字信号的频道,指标下限不得低于: C/N≥43-(31.6-27)≥38.4dB; C/CTB≥54-(29.7-27)≥51.3dB。
光发入: 噪声失真平衡。取决于光发驱动电平,即调制度,低时噪声差、失真好,高时噪声好、失真差; 光收输入光功率同时影响噪声。 宽放出: 输入电平决定噪声,输出电平决定失真,增益不宜太高。 模数共传时,干放应噪声失真平衡;支放不属于传输,而属于分配,以失真合格为前提,使用最高输出电平。 全数字信号,无论干放、支放,无论下行、上行,均应以各自统一的PNR为准,噪声失真平衡。只是下行支放,稍有特殊。下行支放的输出电平,由用户分配部分的需要决定,一般,会偏离噪声失真平衡电平,但是,必须予以严格限制。

6. 前端 前端是系统的信号源,应尽可能选用高质量设备。 此外,还应注意: 应根据广播、窄播的需要,搭好多路混合的架子,避免随加随改的麻烦;采用插入损耗小的分配式多路混合器,空闲端口必须终接;为了保证噪声和失真,不宜采用带放大器的混合器。 大中型系统,前端肯定需要宽频带放大器。前端宽放,是系统的首台干放,必须严格控制噪声和失真。必须采用高线性(硅前馈、砷化镓倍功率)、低增益(18~22dB)宽放,必须使用干放中心输出电平,宁可并行多台,也要避免串接。 执行两次一点接地的原则。每个插盒在机柜内的汇流条(棒、板、管)第一次一点接地;每个机柜的汇流条单独引线,在机房的地线汇流条第二次一点接地。同时,机房内必须执行电源地、信号地彻底分离的原则,所有插盒电源插头的地线端必须无效。送入各下行光发射机的信号,信号交流声比≥60dB,即≤0.1% 。 前端上下行信号强而集中,容易相互干扰,无论射频、音视频,均应采用高屏蔽电缆和连接器。

7. 光纤、光缆、连接器、分路器 主用G-652二氧化硅石英玻璃单模光纤,相互熔接的两根光纤,模场直径必须一致; 主要使用光纤素线光缆、谨慎使用带状光纤光缆; 跳线做设备互联; 尾纤做光缆转接或设备连接; 专用尾缆做光缆与室外光节点的转接; 光连接器(含两个插头、一个法兰盘),主用SC/APC,尽量少用FC/APC,彻底更换光缆线路中的PC连接器(C/N、C/CSO将严重劣化) ,并定期清洁。
各种损耗: 光纤损耗,1310nm0.29~0.35dB/Km,1550nm0.18~0.22dB/Km; 设计平均值 0.32dB/Km, 0.20dB/Km; 熔接损耗,素线≤0.03dB, 带状≤0.05dB,最大≤0.08dB; 连接器损耗,选用≤0.25dB; 分路器附加损耗,两路0.2dB, 三路0.3dB, 四路0.4dB, 五、六路0.5dB,七、八路0.6dB,九、十路0.7dB……; 分路器严禁空端,否则,反射损耗严重降低,C/N、C/CSO变差。 微弯损耗将导致反射损耗降低,应避免。1550nm的微弯损耗比1310nm更严重。调制信号传输时,不能利用微弯损耗代替光衰减器。

8. 双向HFC接入网的光电交接 光链路:光发高频入至光收内光电转换出的线路。 下行光收内,光电转换后的宽放,属于电缆线路中的第一台宽带放大器,具有两重性:光节点下有宽放时,按干放使用;无宽放时,按支放使用。 光节点:下行接收光电转换、上行发射电光转换的组合。 至少光纤到支线FTTF,光节点以下≤2000户、串接宽放≤3台; 一般光纤到路边FTTC,光节点以下≤ 500户、串接 宽放≤2台; 最好光纤到建筑FTTB,光节点以下≤ 125户、串接 宽放≤1台。

双向交互群体:最终2000户,初期可归并。 光发带光收: 下行FTTF约1台、FTTC约4台、FTTB约16台; 上行均1对1;若干上行光收混合中继时,应严格控制上行光收的数量,以避免过多的噪声叠加。 光节点尽量小,系统可靠性高,且: 下行通道,信号质量高; 上行通道,户均速率高、干扰噪声小。

9.下行1550nm光链路 光发射机:DFB恒定光源无Chirp噪声,外调制有效降低了二次失真,受激布里渊散射SBS抑制提高了注入光纤功率,输出双≥6mw。 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输入0~10dBm,饱和输出光功率13~22dBm系列,只附加噪声、几乎无失真。钇铒共掺光纤放大器YEDFA,饱和输出光功率达27dBm,现有线电视系统中应用极少。 光发经光放送入光链路,实用光放入3~6dBm,注入光纤功率≤光发SBS限制(16.5、18、19dBm);防色散宜≤100Km,超出时,如用G-652标准光纤应加色散补偿光纤或色散补偿器,或改用G-655非零色散位移光纤;输入光功率低时应使用拉曼光放大器。 大中城市市内链环形,地至县、县至乡镇链形;在双向HFC系统中,双向网不用大功率集群分配。
1550nm链形逆算法: 先求输入分路器的两路光功率dBm,并转成mW: Pa=Pr+La×0.20+(Ma+2)×0.03+Ca×0.25(dBm), pa=10(Pa/10)(mW); Pb=Pr+Lb×0.20+(Mb+2)×0.03+Cb×0.25(dBm), pb=10(Pb/10)(mW)。 再求各自的分路比、插入损耗: a%=pa/(pa+pb),l a=10lga%-0.2; b%=pb/(pa+pb),l b=10lgb%-0.2。 任一路dBm与插入损耗的代数和,均为分路器的输入光功率: Pi=Pa―l a=Pb―l b。

10.下行1310nm光链路 光发射机:直接调制,DFB激光器光功率随信号变,2~20mw/3~13dBm系列光功率。为防止SBS,不用≥14dBm的光功率。 一/二级星形模拟光链路光收输入光功率: -2~0/0~1dBm。
1310nm星形逆算法: 先求输入分路器的各路光功率dBm,并转成mW: Pa=Pr+La×0.32+(Ma+2)×0.03+Ca×0.25(dBm), pa=10(Pa/10)(mW); Pb=Pr+Lb×0.32+(Mb+2)×0.03+Cb×0.25(dBm), pb=10(Pb/10)(mW); …… Pn=Pr+Ln×0.32+(Mn+2)×0.03+Cn×0.25(dBm), pn=10(Pn/10)(mW) 再求各自的分路比、插入损耗: a%=pa/(pa+pb……+pn),l a=10lg(a%)-0.n; b%=pb/(pa+pb……+pn),l b=10lg(b%)-0.n; n%=pn/(pa+pb……+pn),l n=10lg(n%)-0.n 任一路dBm与插入损耗的代数和,均为分路器的输入光功率: Pi=Pa―l a=Pb―l b……= Pn―l n

11.射频同轴电缆 决定电缆损耗,最根本的是两个因素:高频集肤效应 、介质损耗。 高频集肤效应要求,内导体表面、外导体内表面电阻率必须小,为此,必须有防氧化措施。由于低频透入深度深,为保证低频损耗符合规律地小,外导体必须有足够的厚度,否则,低频损耗会增大。 理想的介质是真空,只有在真空条件下,才会是理想电缆。即,在双对数坐标上,电缆损耗特性,是一条斜的直线。但是,内外导体之间,必须有介质支撑,才能保持同轴,所以,不可能有理想电缆。实际电缆,总有高频跌落现象,介质损耗越大,高频跌落越严重。

内导体是回路线之一,其材料依直径不同,分别是:铜包钢、紫铜、铜包铝、铜管。 外导体是回路线之一,同时担负对内导体的屏蔽作用,其屏蔽系数:连续氩弧焊铝管≥120dB、四屏蔽≥100dB、两屏蔽≥60dB。为保证屏蔽系数、减少供电压降,室外应使用硬电缆。室内使用软电缆。注意:外导体的厚度不足时,由于低频干扰透入深度深,低频屏蔽系数会降低。 外护套,室外PE抗紫外线老化、绝水;室内PVC阻燃、柔软。

介质: 对介质的基本要求是:尽量增大空气的比例,同时封闭防潮防水。 真空的介电常数ε0=1,空气的相对介电常数εr≈1,低密度高压聚乙烯的相对介电常数εr=2.3。 目前使用的竹节、物理发泡两种半空气电缆,参数中,没有εr,可以通过传输速率r(又称波长缩短系数),间接地得到εr。 因为r=1/(εr)1/2,则εr=(1/r)2 (11-1) 进口竹节介质,r=0.93,εr=1.16; 进口发泡介质,r=0.89,εr=1.26; 国产发泡介质,r=0.87,εr=1.32; 全聚乙烯介质,r=0.66,εr=2.30; 如果电缆进水,r=0.11,εr=78。 介质的εr决定电缆损耗曲线高频端的弯曲度。εr越大,高频损耗越大;电缆损耗曲线高频端的弯曲度越大,越难校正。应该尽量选择传输速率r高,也就是相对介电常数εr小的介质。 介质的发泡度,与内导体外径、外导体内径一起决定特性阻抗75Ω。如果发泡度不均匀,阻抗偏离,就会发生反射,造成某些频率的陷波现象。
频率: 对于r大、εr小的电缆,不同频率的电缆损耗,可以用下式近似求得: Lx=Lh(f x/f h)1/2 (11-2) 直径: 电缆越细,缆损越大。 长度: 电缆越长,缆损越大。 温度: 电缆温度系数0.2%/℃。 生产厂给出的是20℃时的电缆损耗值L0 ,各地温度范围不同,应根据本地的电缆温度范围,确定中心缆温℃m和等值正负差±Δ℃ ,算出中心缆温的电缆损耗Lm ,及正负极限温度时的等值偏差±ΔL 。 Lm=L0[1+0.2%/℃(℃m-20℃) ] (11-3) ±ΔL=±Δ℃×0.2%/℃×Lm (11-4)
老化: 美国规定,电缆寿命50年,20年电缆损耗增加≤5%。 我国尚无规定,一般,按5年电缆损耗增加≤20%。 室外电缆,按老化后取段长;室内电缆,预留3dB老化余量。
室外设备均为5/8″- 24连接器,尽量直通连接; 室内设备均为冷压英制F连接器。

12.双向高频无源设备 分配器是可逆器件:正用分路;反用混合。 分支器的核心是定向耦合器,特点是: 电路全对称、对角线隔离、横向是插损、纵向是支损。 模数共传双向系统输出口: TV、FM端内经高通、DP端双向损耗小。 数字信号双向系统输出口: 系统输出口仍是一体化铸铝外壳、塑料面板; 电路则以用户需要为准。只需一端的,就是一个转接器;需两端以上的,就是普通分配器电路。 应特别注意,由于没有滤波器隔离,不允许有空闲端;端口可以连接STB、CM,不允许直接连接普通电视机、调频广播接收机。

13.下行宽带放大器(包括前端和光节点内宽放) 13.1两种宽放及其增益 双向宽带放大器分为干放、支放,两种宽放的基本配置大致相同,关键是增益不同。必须做到干支分离。 干放,低增益、中心输出电平、只级连、不带户; 支放,高增益、较高输出电平、不级连、只带户。 主输出模块: 硅推挽 硅倍功率或 砷化镓倍功率 砷化镓推挽 干放增益(dB) 18~22 18~26 18~30 支放增益(dB) 各种模块均为30~40

13.2电平倾斜改善失真 平坦输出时的信号总功率PF=Ph+10lgN 倾斜输出时的信号总功率PS=(Ph+Pl)/2+10lgN 倾斜比平坦信号总功率降低了 PF-PS= Ph-(Ph+Pl)/2=(Ph-Pl)/2=Slope/2 (13-1) 二次失真改善了Slope/2;三次失真改善了2Slope/2,即Slope。 干放按说明书使用倾斜,单模块干放不能使用倾斜;支放按用户分配部分的需要使用倾斜,并根据倾斜的变化量,相应修正失真。 为了保证倾斜不损失C/N,只能使用半倾斜方式,不能使用全倾斜方式。

13.3模数共传宽放电平 干放。先选二、三次失真差者与噪声一起求中心输出电平;根据中心输出电平求各单台干放的噪声、失真;然后,干放指标叠加。 支放。选二、三次失真差者与噪声一起,根据剩余指标,求输出电平范围。

13.3.1干放中心输出电平及其噪声、失真 宽放最低输出电平: SOmin=C/N+G+NF+Un0+10lgn +ΔL (13-2) 宽放最高输出电平: SOmax3=SO0-10lg(N/N0)-[C/CTB-(C/CTB0+Slope-Slope0)]/2-10lgn-ΔL (13-3) 或 SOmax2=SO0-10lg(N/N0)-[C/CSO-(C/CSO0 +Slope/2-Slope0/2)]-10lgn-ΔL (13-4) 两个SOmax应选用低的。 SOmin和SOmax共同描述的,就是传统的倒“V”形曲线。

干放中心输出电平,即,最低、最高输出电平的平均值: SOMID=( SOmin+ SOmax)/2 (13-5) (13-5)式在合并同类项时,原来(13-2) 、(13-3)、(13-4)式中的10lgn和ΔL均被约掉。说明,中心输出电平与宽放串接台数、波动电平无关。
一般情况下,宽放最差的失真是C/CTB,干放中心输出电平: SOMID={C/N+G+NF+Un0+SO0-10lg(N/N0)- [C/CTB-(C/CTB0+Slope-Slope0)]/2}/2 (13-6a) 干放一般Slope/2-Slope0/2=0,(13-6a)可实用化为: SOMID=[C/N+G+NF+Un0+SO0-10lg(N/N0)- (C/CTB-C/CTB0)/2]/2 (13-6b) 个别情况下,宽放最差的失真是C/CSO,干放中心输出电平: SOMID={C/N+G+NF+Un0+SO0-10lg(N/N0)- [C/CSO-(C/CSO0+lope/2-Slope0/2)]}/2  (13-7a) 干放一般Slope/2-Slope0/2=0,(13-7a)可实用化为: SOMID=[C/N+G+NF+Un0+SO0-10lg(N/N0)- (C/CSO-C/CSO0)]/2  (13-7b)
实际系统中,使用中心输出电平,单台干放的噪声、失真: C/Nt= SOMID-ΔL-G-NF-Un0 (13-8) C/CTBt=C/CTB0+Slope-Slope0-20lg(N/N0)-2(SOMID+ΔL-SO0) (13-9a) 干放一般Slope/2-Slope0/2=0,(13-9a)可实用化为: C/CTBt=C/CTB0-20lg(N/N0)-2(SOMID+ΔL-SO0) (13-9b) C/CSOt=C/CSO0+Slope/2-Slope0/2-10lg(N/N0)-(SOMID+ΔL-SO0) (13-10a) 干放一般Slope/2-Slope0/2=0,(13-10a)可实用化为: C/CSOt=C/CSO0-10lg(N/N0)-(SOMID+ΔL-SO0) (13-10b)
核算噪声、失真,均应以全年最差的温度环境为准。噪声,应按温度最高、电平最低、噪声最差时计算;失真,应按温度最低、电平最高、失真最差时计算。在其他温度环境下,噪声、失真均有程度不同的余量。 ΔL是逐段电缆累加的,每台串接干放的ΔL各不相同,实际输出电平也就各不相同,噪声、失真随之不同,无法使用±10lgn的简单叠加方法。只能逐台算出噪声、失真,然后,使用(4-5)式逐台叠加。

13.3.2支放输出电平范围 支放最低输出电平: SOMINf=C/Nf+G+NF+Un0+ΔL (13-11) C/CTB0最差时,支放最高输出电平: SOMAXf3=SO0-ΔL-10lg(N/N0)-[C/CTBf-(C/CTB0+Slopef-Slope0)] /2 (13-12) C/CSO0最差时,支放最高输出电平: SOMAXf2=SO0-ΔL-10lg(N/N0)-[C/CSOf-(C/CSO0+Slopef/2-Slope0/2)] (13-13) 这种算法可以保证,温度最高时,系统噪声仍然合格;温度最低时,系统失真仍然合格。 C/Nf、C/CTBf、C/CSOf均应是在最恶劣条件下,前端、光电传输叠加后剩余的系统指标。作为验证式的估算,也可以粗略地认为,噪声、失真指标,支放均约占整个系统指标的一半,即,分别是:46dB、60dB、57dB。

13.4全数字信号宽放电平 随着我国有线电视按地区由模拟向数字的整体转换,将取消调频广播和模拟电视,下行通道87~862MHz,将全部传送数字信号。这就带来了两个重要的变化: 模数共传时,数字比模拟信号低6~10dB的条件将不复存在。 所有数字频道的电平,至少可以提升至原来模拟频道的水平,即,提高6~10dB;
统一的PNR将代替C/N、C/CTB、C/CSO。原来,C/N≥43dB,C/CTB、C/CSO≥54dB;现在,统一的PNR,就意味着,C/N提高了,C/CTB、C/CSO降低了,也就是说,电平提高了。 用C/CTB和C/N计算,电平提高了(54-43)/3=3.7dB; 用C/CSO和C/N计算,电平提高了(54-43)/2=5.5dB。 两个变化,使数字信号的宽放输出电平至少提高了9.7~13.7dB。 全数字信号电缆传输的PNR,将比模数共传时数字信号的C/N提高9.7~13.7dB,有利于256-QAM或更高速率数字信号的传输。 模数共传时,数字信号用户频道电平的中心值是60dBμv,改为全数字信号以后,也可适当提高。机顶盒处PNR的提高,也将有利于256-QAM或更高速率数字信号的传输。
干放。先选二、三次失真差者与噪声一起求出PNR,进而求出中心输出电平;根据中心输出电平求各单台干放的噪声、失真;然后,干放指标叠加。 支放。选二、三次失真差者与噪声一起,根据剩余指标,求输出电平范围。

13.4.1最佳PNR、干放中心输出电平、噪声和失真 全数字信号的宽放工作电平,基础是最佳噪声功率比PNR。 基本公式与模数共传时完全相同。C/CSO0、C/CTB0仍然按说明书,只是用统一的PNR要求,逐一代替C/N、C/CSO、C/CTB的不同要求。 宽放最低输出电平: SOmin=PNR+G+NF+Un0+10lgn+ΔL (13-14) 宽放最高输出电平: SOmax3=SO0-10lg(N/N0)-[PNR-(C/CTB0+Slope-Slope0)]/2-10lgn-ΔL (13-15) 或 SOmax2=SO0-10lg(N/N0)-[PNR-(C/CSO0+Slope/2-Slope0/2)]-10lgn-ΔL (13-16)
由于是统一的PNR,噪声和两种失真要同时考察。 模数共传时的中心输出电平,已证明与10lgn、ΔL两项无关。全数字信号只能先求PNR,再求中心输出电平,必须首先忽略10lgn、ΔL两项,以保证PNR计算准确。另外,由于累加ΔL的影响,计算干放的噪声、失真,只能是各单台分别计算,然后再用(4-5)式叠加,不能使用10lgn进行指标叠加。
SOMID=SOmin=SOmax3 PNR+G+NF+Un0 = SO0-10lg(N/N0)-[PNR-(C/CTB0+Slope-Slope0)]/2 PNR+G+NF+Un0= SO0-10lg(N/N0)-PNR/2+C/CTB0/2+Slope/2-Slope0/2 PNR=[SO0-10lg(N/N0)+C/CTB0/2+Slope/2-Slope0/2―G―NF―Un0]/1.5 (13-17a) 干放一般Slope/2-Slope0/2=0,(13-17a)可实用化为: PNR=[SO0-10lg(N/N0)+C/CTB0/2―G―NF―Un0]/1.5 (13-17b) 注意: 式中的SO0 、10lg(N/N0) 、C/CTB0,均应以全通带加满数字频道的参数为准,今后,光电有源产品应符合要求; 原有光电有源产品,虽然上限频率没有问题,但是,所有参数,均以550MHz内加满模拟频道、550MHz外电平低10dB为基础,不符合全数字信号的实际,不可直接使用。可粗略地暂将C/CTB0一项降低10dB、另两项不变计算。
根据全数字信号的最佳功率噪声比PNR,求全数字信号的宽放中心输出电平: SOMID= SOmin=PNR+G+NF+Un0 (13-18) 考虑到电缆温度损耗的变化,会引起电平的变化。电平降低1dB,C/N降低1dB;电平升高1dB,C/CTB却降低2dB。所以,为使PNR动态平衡,计算出SOMID后,降低3dB使用。 使用公式(13-8)、(13-9)、(13-10),分别计算各单台干放的C/Nt、C/CTBt、C/CSOt,然后,用公式(4-5)逐台叠加。

13.4.2剩余PNR及支放输出电平范围 宽放中心输出电平,是宽放的最佳工作电平,原则上,无论干放、支放均应使用。 由于支放输出电平又必须符合用户分配的需要,不可能正好使用中心输出电平,但是,不能突破以下两式的限制。 支放最低输出电平: SOMINf=PNRf+G+NF+Un0+ΔL (13-19) 支放最高输出电平: SOMAXf3=SO0-ΔL-10lg(N/N0)-[PNRf-(C/CTB0+Slopef-Slope0)]/2 (13-20) 或 SOMAXf2=SO0-ΔL-10lg(N/N0)-[PNRf-(C/CSO0+Slope/2-Slope0/2)] (13-21)

13.5电平自动控制 各种自动控制方式: 为了补偿电缆损耗的温度系数,经常采用自动控制措施: 自动温度控制ATC,依设备感知温度为准,而不是依电缆感知温度为准,难以准确补偿; 自动功率控制APC只能控制信号总功率,不能控制频道电平; 自动增益控制AGC使用导频,只能控制导频点的电平,不能控制斜率,如果若干台串接,AGC几乎无用; 自动斜率控制ASC使用导频,只能控制斜率,不能控制增益; 自动电平控制ALC,是AGC+ASC,分为单体AGC+ASC或AGC、ASC交错串接两种,是较完善的控制方式,但是,电路比较复杂。

13.6电缆和宽放的不平度校正 光收发、宽放都有不平度累加,电缆损耗也有两端跌落、尤其是高频跌落现象。只能采用至少两级宽放模块、带有不平度校正的光收、宽放予以克服。 为了保证系统的回波值,不能在设备外另加不平度校正。

14.光电传输供电 为了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应该集中供电。集中供电,可减少供电故障、减少雷击损坏、便于采用不停电供电措施。 应采用磁饱和、准方波供电器,适应市电波动的能力强。 响声大的缺点,可以用选择安装位置、采取防震措施解决。供电器的功率,应能满足:实际用电功率不超过其供电能力的60%。 光节点、宽放的用电电源,应优选开关电源,适应电压范围宽、效率高。由于开关电源是大电流方波工作,处理不当,容易产生对上下行通带的高频干扰,选购设备时,应注意检查频谱是否干净。

15.双向用户分配系统 用户分配线路设计控制:下行分配损耗约35dB、上行混合损耗约30dB。 用户分配部分是系统的末端,优质的前端、光链路、电缆线路,全年约有±3dB的电平波动,下行用户电平也将随之波动;用户分配部分的设计用户电平,必须控制在±3dB以内。两部分用户电平误差之和,总共±6dB。 各用户输出的上行数字信号,传输路径刚好相反。先通过用户分配,混合误差控制在±3dB以内;再通过电缆线路、光链路、前端,误差也在±3dB以内。两部分用户电平误差之和,总共±6dB。 模数共传的用户电平(dBμv):模拟电视信号69±6、调频广播信号47~80;下行数字信号接收60±15,上行数字信号发射TDMA108±3、CDMA103±3。 全数字信号用户电平(dBμv):下行信号接收69±6,上行信号发射TDMA108±3、 CDMA103±3 。
均等、均衡的分配原则: 尽量星形分配,串接分支器尽量少; 无源决定均等,合理搭配分配方案; 电缆决定均衡,合理组合长粗短细。

应废止串接单元。串接链形器件、外环节多可靠性差、最不均衡、隔离散、设计量最大、维护管理困难。 少用串接分支器。串接链形器件、外环节多可靠性差、较不均衡、隔离低、设计量较大、维护管理较难。 提倡集中分支器。终端星形器件、外环节少可靠性高、均等均衡、隔离高、设计量最小、维护管理容易。 有些地方,为了减少用户分配部分的损耗,全部使用分配器分配用户,与分支器分配用户方案比,有两个缺点: 根据多年的运行维护经验教训,用户室内线路故障率最高,当用户室内的线路开路、短路时,造成的阻抗失配反射波较重。由于电缆对低频反射波的衰减小,尤其是对上行传输不利; 集中分支器的相互隔离,VHF≥40dB,UHF≥35dB。而分配器的相互隔离,VHF≥25dB,UHF≥22dB。即,分配器分户,抗用户相互影响的能力差。 所以,任一用户与分配电缆之间,至少应有一个定向耦合器。

16.上行干扰噪声分类及其对策 16.1分类 16.1.1内部噪声 光链路的噪声,决定上行载噪比; 宽放的热噪声,用中心输出电平时,PNR≈70dB,对HFC影响不大。双向HFC,最大的光节点FTTF,不过约2000户,光节点以下的宽放总数,不会超过30台,所有宽放的PNR≈70-10lg30≈55.2dB,比光链路的噪声好约20dB,对上行通道的噪声贡献极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16.1.2内部干扰 下行二次互调差频n×8MHz、 宽放振荡、 开关电源、 连接腐蚀。

16.1.3外部干扰 家用电器: 系统输出口TV、FM内经高通; CM、STB频谱纯净; 单向用户插入高通、或上行寻址关断。 杂散电磁波(天电干扰、工业干扰、短波干扰)侵入、感应: 杂散电磁波侵入内导体干扰,加强屏蔽、严格工艺。 杂散电磁波感应外导体干扰,加强接地。 上行慎用时分多址TDMA,需C/N≥25dB;主用同步码分多址S-CDMA(DOCSIS2.0),只需C/N≥15dB。 杂散电磁波干扰一般在28MHz以下,过强时,只好躲避。

16.2对策 克服上行干扰噪声的六项措施是: 节点小、 星形分、 隔离好、 屏蔽高、 接地多、 防腐严。

17.每Hz功率法 上行通道,现在就是全数字信号工作,适用每Hz功率法; 下行通道,改为全数字信号工作以后,适用每Hz功率法。

17.1每Hz功率 全数字信号最佳PNR时的信号总功率和通道总带宽决定每Hz功率。 PHz=PT-10lgBT (17-1) 通道内所有频道每Hz功率相同,频道带宽不同则频道功率不同: PCH=PHz+10lgBCH (17-2) 以上功率用dBm表示,依计算需要,也可以用dBμv表示: xdBm+108.75dB=xdBμv

中、低档电平表的测量带宽均为0.3MHz,频道带宽≤0.3MHz时,测得功率即为实际功率;频道带宽>0.3MHz时,测得功率只是实际功率的一部分,应用下式修正: PCH=PM+10lg(BCH/BM)+1 (定义域:BCH>BM) (17-3)

17.2每Hz、各频道载噪比 C/NHz=UHz in―NF-Un0Hz =UHz in―NF+65.2dBμv (17-4) C/NCH=UCH in―NF-Un0CH =( UHz in+10lgBCH)―NF-(Un0Hz+10lgBCH) =UHz in―NF-Un0Hz =UHz in―NF+65.2dBμv (17-5) (17-4)、(17-5)说明:C/NHz= C/NCH 全数字信号,每Hz热噪声电平是计算宽放C/N的基础,只要测量带宽与信号带宽一致,C/N与带宽无关。

[ 本帖最后由 HT-BEYOND 于 2007-8-28 10:05 编辑 ]
xxwlzhx 发表于 2008-4-30 23:50:5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handshake :D
kakaka 发表于 2008-8-28 15:25:04 | 显示全部楼层
:victory: :victory: :victory: :victory:
lzgdyw 发表于 2008-8-29 15:39:49 | 显示全部楼层
:victory: :handshake
赵明军 发表于 2009-2-2 22: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好的老资料了.学习了.
mapleaf9989 发表于 2009-2-26 10:48:4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看好未来 发表于 2009-8-11 21:47:5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
ltr 发表于 2014-3-8 17:38:0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学习,天天进步!
airsupply 发表于 2014-12-15 14:25:57 | 显示全部楼层
:victory::victory: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中广网讯(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12447号-10

GMT+8, 2024-6-18 22:46 , Processed in 0.020524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